• <strong id="k2aqs"><object id="k2aqs"></object></strong>
  • <sup id="k2aqs"></sup>
  • <sup id="k2aqs"></sup><optgroup id="k2aqs"><object id="k2aqs"></object></optgroup>
    2023年09月04日 星期一

    濟南“圍塘話漁” 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

    發布日期:2023-09-04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圍塘話漁’把技術培訓搬到池塘邊,零距離農技服務模式不僅提升了漁業技術發展水平,而且在家門口共享高效綠色安全現代漁業技術,進一步加快淡水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濟陽區盛旺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司成對該模式給予高度評價,針對淡水漁業發展存在諸多技術瓶頸,急漁民之所急,手把手解決更多的產業發展短板,加快鄉村產業興旺進程。
      像王司成一樣,作為“圍塘話漁”受益者的還有很多。今年以來,濟南市農技中心“漁悅泉城”技術服務隊創新漁業技術推廣服務模式,把培訓課堂搬到池塘邊,把“五大行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盡快送到漁民手中,助推養殖效益和產業發展“雙提升”。截至目前,現場解決各類養殖問題120余次,為養殖戶挽回經濟損失70余萬元。
      “圍塘話漁”僅僅是全市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典型案例之一。據了解,我市通過錨定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步摸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推廣服務機制,探索“三農”科技服務新途徑,培育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新模式,讓“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聚力服務農業產業創新發展,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助力濟南市全面推進鄉村產業興旺。
      黨建引領聚力 夯牢產業興旺基石
      科技興農的“主力軍”、鄉村振興的“服務隊”、農民增收的“引路人”……作為農技推廣省會龍頭,濟南市農技中心這樣定位主責主業,正因堅持黨建引領“舉旗定向”,緊密融合農技推廣隊伍鍛造,找準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結合點,依托“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實現黨建與農技推廣業務同向而行、相互促進,激發示范引領產業興旺活力。
      “黨建引領筑堡壘,農技服務三到位”“耕地成沃野,鄉村在振興”“漁悅泉城”……今年以來,濟南市農技中心圍繞農技推廣綜合素質能力提升行動,創新“泉城農技”服務品牌,彰顯知名度和影響力,形成“頭雁帶飛、強雁護航、群雁競飛”的“雁陣效應”,推動農技推廣隊伍整體優化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產業興旺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濟南市農技中心還堅持特色黨建領航聚力,緊緊圍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展科技人員大下鄉活動,結合關鍵農時季節,深入園區基地、走進田間地頭送技術、送服務、送信息。重點抓好春耕備播、小麥條銹病防控、“三夏”生產、“三秋”生產、漁業生產、智慧農業、高產競賽、冬季田間管理技術指導,高效賦能加快鄉村產業興旺進程。
      科技服務下鄉 厚植產業興旺優勢
      8月28日,濟南市農技中心與章丘區普集食用菌基地赴濟寧梁山考察引進食用菌新品種,交流合作意向,為推進食用菌規?;l展奠定基礎。近年來,濟南市聚焦發展食用菌新型經營主體,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模式,加快規?;\營、標準化栽培,提高食用菌生產組織化程度,食用菌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標準化水平日臻完善。
      集約高效食用菌產業作為農民增收和鄉村產業振興新引擎,濟南市農技中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發展現代高附加值食用菌產業,初步形成生產規?;?、品種多樣化、布局區域化、經營產業化發展格局。截至目前,食用菌年產量56549噸,年產值31916.91萬元。
      今年以來,濟南市充分發揮“大農技、大推廣”專業人才優勢,強化全方位技術指導服務,抓住關鍵點、瞄準切入點,探索創建農技推廣新模式新方法,持續增創農技推廣發展新優勢,為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業強市建設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國之大者”,不斷厚植發展優勢、凝心聚力合力攻堅,推動農技推廣服務能力水平大整合、大提升、大發展,實現高水平服務鄉村產業興旺目標。截至目前,累計舉辦“濟南市秋糧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田間學校’培訓班”“濟南市農作物種質資源高質量保護開發培訓班”等80余期,全方位技術服務下鄉2000余人次,發布技術指導意見38期。
      優化推廣機制 提升產業興旺質效
      據悉,通過全市農技推廣綜合素質能力提升行動,實現農技推廣服務向縱深拓展,持續加快推進力度強度,持續優化3級推廣網絡建設,推廣機制和高效服務模式更加緊密牢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瓶頸制約進一步打通,農民增產增收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服務鄉村產業興旺的整體成效進一步彰顯。
      近年來,濟南市加快農技推廣體制機制建設,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全市“一主多元”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農技推廣“集團軍”作戰局面初步構建,形成一支關鍵時刻靠得住、沖得上、打得贏的農技推廣服務隊伍,涌現出一批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新典型和服務發展新模式。
      平陰縣探索建立“農業科研試驗基地+農業技術區域示范基地+基層農技推廣中心(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體化的鏈條式新型協同技術推廣模式,遴選47家農業科技示范主體,選派23名技術指導員開展技術指導服務,以農業技術推廣新模式助力鄉村產業興旺發展。
      歷城區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服務資源作用,建立分級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引導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對接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標準化生產,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帶動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農業休閑旅游融合發展。
    編輯:時金
    ?
    日韩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欧美V日韩V亚洲|中文亚洲爆乳无码区|无码的A∨一级片